“全國大學生數字媒體科技作品及創意競賽”旨在弘揚中華優秀民族文化,加快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的協調發展,促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的内涵建設和教育數字化改革和創新,助力大學生數字創意、設計實踐、技術疊代和産品創新能力提升。競賽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屆,并入選2023年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生學科競賽排行榜單。
為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創新實踐型人才培養的使命,提升大學生數字創意表達和技術創新能力,今年将繼續舉辦“2023年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數字媒體科技作品及創意競賽”。
一、參賽對象
1.注冊截止時間前具有正式學籍的江蘇省全日制在校學生(含: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等)。
2.近5年及以内江蘇省畢業大學生可報名參加,但僅限參加指定命題。
3.競賽為學生團隊參賽形式,每個參賽團隊原則上不超過5名學生(每位學生可以參加多個作品創作);
4.為方便賽事組織及安排,各參賽團隊需指定1-2名指導教師或研究生作為小組組長)。
5.為更好地促進不同學科、專業及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本競賽特别鼓勵學生跨專業和跨學校組隊,但共同完成的參賽作品将進行統一評獎。
二、競賽内容
(一)指定命題
1.虛幻引擎(UE4)作品創作:創作主題為“我的世界,我做主”,利用UE4/UE5創作完成諸如:材質、動畫、可視化、特效、場景、藍圖、角色、道具、特效等虛幻資源素材及案例應用創作等。
2.“科技+創意,講好中國故事”特輯:主題為“青年獻禮中國故事,創意傳承中華文化”,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結合自身學校特色和專業特點創作參賽作品,進一步厚植愛國之情、報國之志。
3.AIGC類數字創意作品創作:隊利用諸如:ChatGPT、Stable Diffusion模型、文心大模型、混元大模型、通義大模型和盤古大模型等國内AIGC平台等智能化數字藝術創作工具進行作品創作,體現作品的創意性、科技感和智能化。
(二)自主選題:
1.作品主題須圍繞“智能改變生活”和“創意提升品質”。
2.自主選題參賽作品類型包括但不限于:虛拟現實VR與遊戲、移動應用開發、影視與動漫設、智能産品設計、人居環境設計、數字藝術表現、數據可視化、電子圖書繪本設計、智能軟硬件創意作品、微信小程序應用及其他(不能明确歸屬各類命題的參賽作品)。
三、賽程時間安排
四、作品提交要求
(一)提交材料:
1.參賽承諾書;
2.參賽作品代表性效果圖片5-10張,JPG格式;
3.作品演示視頻,MP4格式,時長3分鐘以内;
4.作品介紹文檔:作品創意、設計、制作及開發平台、作品演示方法、作品亮點特色和創新性。
(二)作品要求:
1.所有參賽作品要保證提交的文件能夠在播放設備上正常運行,如有特殊的播放要求,請在參賽表備注欄中注明。
2.漫畫類作品1-3幅為一組,文件格式為JPG,色彩模式CMYK,最小規格不低于A3大小,分辨率300dpi,單張圖片大小不超過20M。
3.演示視頻要求,時長不超過3分鐘(包含片頭、片尾),畫幅寬高比16:9,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格式為MP4,配有相應的語音解說,單個文件大小不超過200M;鼓勵作4K超高清格式的作品,分辨率為3840×2160(16:9),碼率不低于15M/秒,格式為MP4。
五、參賽說明
1.大賽專家組将對參賽作品進行選題主題審核,組委會有權要求參賽隊伍修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選題或取消其參賽資格。競賽不接受任何與國家法律、法規相違背題目和内容。
2.各參賽學校和指導教師根據參賽作品質量擇優推薦參加競賽,校級初賽将根據參賽作品質量推薦不超過參賽團隊30%進入省賽評審。
3.參賽隊的參賽内容應該是參賽隊員獨立設計、開發完成的原創性作品,嚴禁抄襲、剽竊等行為。凡發現抄襲、剽竊等為,将取消參賽隊伍的參賽資格,并追究相關指導教師和高校的責任。
4.凡已公開發布并已獲得商業價值的産品不得參賽;凡有知識産權糾紛的作品不得參賽;與企業合作即将對外發布的産品不得參賽;參賽作品不涉及商業秘密。
六、其它事項
1.賽事詳細信息見大賽官網:http://mit.caai.cn
2.官方郵箱:dmt_competition@vip.163.com
3.校内聯系方式:陳老師(電話:18115806775)。
4.附件1:2023年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數字媒體科技作品及創意競賽(江蘇省分賽區)作品征集通知.pdf
附件2:2023年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數字媒體科技作品及創意競賽指南及評分标準.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