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分認定在線填報的信息規範化
商讨确認學生在線填報的規範格式,并在方案成熟之後公布;
明确審核時學生不規範填報直接退回的基本要求;
加強申報資格條件的系部核查,提高工作實效。
【2】重修相關
繼續落實非畢業班學生的跟班重修規定;
貫徹重修學生的原任課教師持續負責制;
如原任課教師離開二級學院且脫離教學崗,則由現授課教師接手負責;
加快推進課程組團隊建設,鼓勵和支持以課程組為單位來統一優化統籌。
【3】系部室教研活動
系部室教研活動應定期開展,階段性研讨和總結,推進工作,成為常态化事務;
教研主題可以聚焦系部室的當前工作任務和矛盾問題,并把規劃和實施結合起來;
系部室應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做好發展規劃,提前組織部署,打好各項工作基礎;
加強課程組或教研組的團隊建設,有序推進教學資源基礎建設,培育和聯合申報項目。
【4】學生實習實踐教學
允許學生自行聯系實習單位,也可以由學院推薦實習單位;
所有實習單位必須提交系部和學院審核,且原則上每個實習單位應接納5名及以上的學生實習;
學生實習期間,相關責任教師應做好過程性監督和考核,并及時提供必要的指導,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系部和學院;
學生必須保持個人、家庭、單位的信息暢通,嚴格遵守實習紀律和規範,積極認真地參與實習實踐;
實習結束後,必須提交實習日志、實習報告,參加實習答辯,并完成相應的實習結課要求。
【5】智能建造微專業的課程群建設
整合四個專業的特色優勢,初步構建智能建造微課程體系;
每個專業系醞釀1-2門課程,進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
确定課程負責人/團隊,草拟課程大綱,5月份再讨論。
【6】2023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系部室教研活動,研究人才培養方案的工作重難點和改進措施,為專業建設發展提供支持;
細化課程知識點體系的梳理和建構,結合達成度研究,為課程教學大綱修訂提供指導意見;
進一步明晰先導後續課程系列之間的知識點遞進和傳導關系,推敲知識點考核的階段和标準。
【7】課程教學資料
将系部室集中課程教學資料檢查納入系部室教研活動計劃安排;
加強課程教學資料的規範化管理,持續改進,提前匹配相關專業建設的要求和标準;
讨論課程教學資料的統一歸檔形式和多備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