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人才強國戰略,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加速高校科研創新成果轉化落地,土建學院博士團隊深入企業及工程項目一線,應用BIM建模、施工模拟、有限元分析等先進技術,将專業技術知識與企業實際需求相結合,有效解決企業實際工程難題。
圖1 博士團隊與企業現場技術對接交流
BIM技術綜合應用,構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土建學院趙軍等博士團隊利用BIM技術為常州第一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打造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涵蓋參數化建模、結構仿真分析、景觀優化、可視化交底、施工模拟、工程進度控制等。該平台不僅實現了工地環境的全面監控和智能管理,還顯著提升了施工安全與質量,降低了工程管理成本。此外,趙軍等博士團隊還助力企業申報江蘇省省級工法2項,專利2項,校企合作經費達50萬元以上。
![]() | ![]() |
(a)現場施工 (b)現場檢測
圖2 現場施工和檢測
圖3 智慧監測管理平台
施工仿真模拟,精準預測,降本增效
土建學院馬瑞君等博士團隊利用有限元軟件為蘇州中金江海有限公司承接的特殊結構支護項目進行前期仿真模拟,确保支護結構安全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節約材料。模拟結果精确預測了工程結構在不同荷載條件下的響應,包括重力、風荷載、地震作用等,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材料成本。此外,馬瑞君等博士團隊還協助企業申報江蘇省省級工法2項,專利2項,校企合作經費達60萬元以上。
![]() | ![]() |
(a)有限元模型 (b)計算結果
圖4 結構方案優化
創新材料應用,施工工藝優化
土建學院葛培等博士團隊創新性地應用新材料,為江蘇廣亞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優化了預應力孔道壓漿施工工藝。針對系杆拱橋端橫梁在夏季高溫季節壓漿施工中的問題,通過添加粉煤灰等摻合料優化灌漿材料配合比,并利用冷水系統控制拌合水溫度,降低膠凝材料水化熱,從而減少壓漿材料的水化熱量。這一施工工藝解決了系杆拱橋端橫梁預應力孔道夏季高溫灌漿不密實的問題,保證了灌漿質量。此外,葛培等博士團隊還協助企業申報江蘇省省級工法2項,專利2項,校企合作經費達80萬元以上。
圖5 工程現場考察
圖6 與企業進行方案讨論
展望未來,土建學院與企業的合作将不僅限于BIM技術應用、仿真模拟、施工工藝優化等領域,更将拓展至智能建造、智能檢測、智慧工地等新興領域。校企雙方将通過合作開發、委托開發、科技轉化等多種模式,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與應用。這些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争力,也為高校師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機會和科研平台,共同推動工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bevictor伟德官网 葛培/文/供圖 李書進/審核